一觉醒来,微博首页又变了天。
人人都变成了镇魂女孩。
是的,昨天根据晋江大神级作者Priest同名小说改编的《镇魂》开播,这部剧便成了今天最火的话题。
《镇魂》为什么火?
光看小说的简介就想秒入坑——
温柔内敛美人攻VS暴躁精分、以及自以为攻的受。
这什么设定,新鲜!带劲!
再截取一段橘子君看到的让人心空的台词——
“我富有天下名山大川,想起来也没什么稀奇的,不过就是一堆烂石头野河水,浑身上下,大概也就只有这几分真心能上秤卖上两斤,你要?拿去。”
“我接住了。”
赵云澜听见沈巍这样轻轻地说。
赵云澜愣了一下,沈巍却笑了,用一种与方才大相径庭的……几乎是平静的口气继续说:
“我接住了,你这一辈子,生生死死、死死生生我都再不会松手,哪怕你有一天烦了、厌了、想走了,我也绝对不会放开你,就算勒,也要把你勒死在我怀里。”
糟糕!是心动的感觉!
但因为求生欲,剧版的《镇魂》主打兄弟情。
记住!是兄弟情!
为此,镇魂女孩们做了一堆表情包,简直是想要笑死我然后继承我的蚂蚁花呗。
书中特别调查处处长、痞帅霸道、领导能力拔群的赵云澜由白宇饰演。
有部分观众表示,这个暴躁受怎么能留起了胡子呢?
但是我保证,只要你看进去了之后,管它胡子不胡子的,看了就会爱上,我就是赵处长的马甲了!
外表斯文、内心炙热的沈巍沈美人,由朱一龙出演。
剧版《镇魂》开播之后,朱一龙的眼神戏用两个字概括那就是“吹爆”!
不过这一次,在聊这部剧的重头戏之前,橘子君想先说一下这部剧的缺点。
这也是国产网剧中最常见的弊病——
特效真的太五毛了。
每次看到正酣处,主角们突然开始打斗,我只想快进。
出招前眼睛就要变成彩色美瞳,手里用的是动感蒸汽波。
这个绳索,也不奢求你神奇女侠的真言套索那么炫酷,起码不要这么简陋吧。
要不是沈美人的美貌压制,这个网游般的特效我也是不接受的。
爱是一道光,如此美妙!
翻越过前面山顶和层层白云,绿光在哪里?
再看这个抗日雷剧等级的爆炸水平。
这个宛如胶水一般蠕动的水流,《爵迹》看了都鄙视。
还有这个黑影,后期也太会省事了吧。
感觉是从柯南剧组直接串场过来的呢。
奶奶?奶奶是你吗奶奶!
还有这个漂浮的物体是什么呢?
是线团还是西瓜?
剧组还不如直接吊一些实物来的真实哦。
好就好在,《镇魂》作为一部悬疑推理剧,节奏紧凑不拖沓。
橘子君追完5集,已经讲了5个不同的案件,一口气追完毫无压力。
两位主演推理的过程也有理有据,不像有些国产剧那么理所应当、顺理成章。
更重要的是,沈巍和赵云澜两个人的前世今生的【兄弟情】。
尤其是对于原著党来说,只要这两个角色足够还原,什么特效什么服化道,还重要吗?
直接忽略啊!
两个人的这份情要追溯要一万年,一万年前两人就相识了。
那时候赵云澜还不叫赵云澜,而是叫昆仑。
初次相识,赵云澜就不按常理出牌,直接把自己的棒棒糖塞进了沈巍的嘴里。
而沈巍这个名字,也是赵云澜给起的。
只不过一万年之后,赵云澜早就把这些忘记了。
沈巍口中“重要的人”近在眼前,但赵云澜却一无所知,哎!难受!
两人在一万年后初次见面时,赵云澜正在办案。
闯了祸却被沈巍一眼看到。
此时的沈巍看到故人瞬间凝固,而赵云澜只顾躲闪。
赵云澜下楼之后佯装坦荡的样子开始摸猫,沈巍直勾勾地盯着对方。
两人对视之后,沈巍赶紧将视线躲闪一旁。
而这样的的视线早就被赵云澜一览无余了。
两人各自做了自我介绍,赵云澜转身要走。
沈巍嘴上说着再见,身体却很诚实地拉着对方不放。
那一次见面之后,沈巍已经将眼神锁定了赵云澜。
为了那一万年之约,“只要他还要我,我必定死生不负。”
而赵云澜也隐隐地感觉到,这个只要有危险就一定会出现的男人,似乎和自己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沈巍口中的这个“值得”,分明就是在说赵云澜啊!
之后,沈巍的学校案件频发,两人也有了越来越多接触的机会。
赵云澜给沈巍打电话时,手指的那个小动作已经说明了一切。
而赵云澜也莫名地、对沈巍越来越关心。
可能连他自己都意识不到吧,在沈巍受了点小伤的时候,他立刻急赤白脸地凶对方。
沈巍这个无辜的小眼神我真是!!!
各种情话(误)张口就来。
沈巍每次都会出现在案发现场嫌疑非常大。
但是赵云澜审问他的时候,只要对方一句“没有”。
赵处长立刻放人!那叫一个宠!
两人一起讨论案件,心有灵犀一点通时,相识一笑。
在外人看来铁面硬气的赵处长,甚至还会在沈巍面前撒娇。
而沈巍表面上克制话少,其实私底下,早就已经默默搬到了离赵云澜最近的地方。
他也会在赵云澜看不到的地方,斩钉截铁地保护他。
那个男人,是我的人。
白宇和朱一龙的眼神戏,我百看不厌!
甚至两个人根本不需要什么台词,你就能够get到他们之间的甜蜜电波。
两人对视,没有几秒赵云澜就败下阵来。
虽然橘子君并不是原著党,但是两位主演的演技完全让我懂得了镇魂女孩们到底为什么心甘情愿掉进这个坑里不愿意出来。
想要看双男主甜甜的互动,大家就快追起来啊!
(版权归橘子娱乐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建议
反馈
Feedback